【2024聯合開學禮拜】謝宏忠院長講道|生命根基的建造
一個回應呼召的神學生,在神學院經過數年生命及事奉上的裝備,回到事奉生活日常中,如何不忘持守初衷,不斷地在生命上的根基建造,對神的認識,從悟性層面進深為靈裡的確信。〖歌羅西書 2:9:因為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地居住在基督裏面,你們在祂裏面也得了豐盛。〗
研經系列|喬美倫副院長|保羅與他的神學-在基督裡
保羅作為一個典型的猶太學者,他不但熟悉舊約如何論到彌賽亞基督,也在異象與默想中認識基督,更在宣教的旅程中經歷基督的大能。本次研經,我們嘗試認識保羅這個人,保羅的行程,保羅的神學,以及他如何活出他神學中「在基督裡」的生命。
-
Sep【青宣2025現場直擊】當科技遇上十字架 ──MR十架之路,震撼青年靈魂:走過苦路,更深遇見主|企劃處 謝晨
-
May為牧養設立健康的界線 「人生腳本」透露你的假我認知,錢玉芬:真我,是上帝所定義的我
在一場匯聚了來自80間跨宗派教會與福音機 -
Mar連精神科醫生也在尋找答案:醫治創傷需上帝!專業與信仰結合有秘訣?
心理師、社工師、精神科醫生也想來學習「教 -
Feb你需要心靈課程嗎?諮商心理師公會呼籲需辨明,從聖經看神如何尋回、醫治
近期,網紅錫蘭的《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 -
Jul失智者仍能回應上帝呼聲,互動深度超乎想像!靈性照顧關鍵為何?
靈性照顧的目標是「幫助人找到生命意義和目

【青宣2025現場直擊】當科技遇上十字架 ──MR十架之路,震撼青年靈魂:走過苦路,更深遇見主|企劃處 謝晨
這場震撼體驗,也讓我們開始思考:如何將十字架的福音,轉譯成現代青年能明白、願意回應的方式? 在MR十架之路中,我們看見一個可能:當科技結合真實的屬靈情境,信仰不再只是講道或詩歌,而是「參與式的真實經歷」。這提醒我們,宣教不該只是傳統形式的複製,而要不斷尋求語言的更新與形式的創新。但創新不代表失去本質,反而是回到本質,用新的方式述說不變的真理。宣教的核心,始終是「與人相遇、帶人遇主」。
閱讀更多
成為與神同行的助人者-牧靈畢業後的服事|牧靈諮商科博士班第三屆校友 / 專任老師 林元淑
聖經說:「按心中的純正牧養他們,用手中的巧妙引導他們」(詩78:72)。我們深信並跟隨神的大能與真理,因祂是昔在、今在、永在的全能神,祂為祂所愛的兒女們都有美好計畫。
閱讀更多
淚水中的盼望: 從悲傷到靈性轉化|黃中慧老師
悲傷的體驗是極為個人化且關係性的。它深刻影響著個體與他人、與自我,以及與上帝的關係。如同失落者可能因死亡而對上帝的良善和能力產生顛覆,這會是一種高度破壞性的經驗。它可能導致心理靈性上的困惑、冷漠、絕望,甚至對信仰的懷疑。 約伯的經歷是理解悲傷本質的經典範例。他在一夕之間喪失了所有兒女和財產,他悲傷地撕裂衣服、剃掉頭髮,卻依然伏在地上敬拜,宣告:「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伯 1:20-21)
閱讀更多
靈糧神學院35週年院慶 &「迎‧銀‧贏」研習會 簡介 | 錢玉芬老師
我們不但要舉辦歡樂的院慶,更要透過辦研習會和講座,來迎接2025年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靠主恩典與智慧,在65歲以上銀髮族超過總人口的20%,教會要靠主賜智慧與謀略,要繼續贏得靈魂。
閱讀更多
教會作為德性的學校 | 陳品潔老師
教會是被召出來的信仰群體,對這個社會懷有責任,而她最根本、最不能忽略的任務,就是「成為教會」。當教會實際照顧孤兒寡婦、扶持受壓迫者,我們才見證出何為公義;當教會追求、實踐和平,為和平行動,我們跟世界才能共同理解和平的真正樣貌。基督徒若要作光作鹽,就必須先成為光與鹽的群體。
閱讀更多
代禱的大能:21天禁食禱告運動與屬靈復興的歷程|黃齊蕙老師
當禱告的烈火在我們心中熊熊燃燒,便顯露出那激動人心的屬靈突破。神正呼召著那些願意成為關鍵少數、全心倚靠祂、同行復興使命的人,透過21天禁食禱告運動,喚醒國度的沉睡力量。今天,我們一同回顧這段歷程,從聖經啟示到歷史復興,再到現代宣教的新局,見證神在每一段時光中彰顯的奇妙作為。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