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與神同行的助人者-牧靈畢業後的服事|牧靈諮商科博士班第三屆校友 / 專任老師 林元淑


 

成為牧靈人是我的第二專業與人生,也是神給我的新祝福!牧靈人的學生來自四面八方,帶著不同的專業與職場經驗而來,這些背景都成為我們進入學習後的重要資產與優勢。入學後,學校從基礎心理學與諮商概念開始,逐步引導我們進入長期的屬靈操練與內在醫治,再透過整合諮商的方式,使牧靈人模式逐漸茁壯成熟。我們在整合實習中不斷熟悉、精進,而這一切的起點就是「助人者先自助」的培育過程。

學習中的重要面向

在學習中,我們經歷了幾個重要面向:

  1. 覺察內在童年經驗的影響
  2. 創傷修復
  3. 更深經歷神愛的浸泡
  4. 建立與聖靈交通的關係
  5. 情緒與身體覺察
  6. 饒恕與醫治

這些過程幫助我們逐步獲得全人整合的能力,使自己在成為助人者前先被神修復與更新。

牧靈人的獨特特質

牧靈人也因著學校的文化與訓練,形成了幾個獨特特質:

  1. 喜愛學習:我們愛買書、讀書,熱衷參加密集課程、研習會、線上學習等。
  2. 能健康接受評語與督導:在校常操練「三個肯定與一個建議」,培養謙卑受教的心。
  3. 從身體連結情緒:應用 EFT、IFS、SOZO、SFPC 等方式,透過身體覺察幫助情緒連結,並實際帶出短期諮商的成效。

畢業後的服事方向

一、團隊事奉

許多人選擇在教會中建立牧靈中心或協談輔導中心,並配合課程與聚會。例如:

  1. 屬靈操練課程及一日默想營
  2. 醫治初階課程,教導神兒女的身分與基督醫治大能,已有超過三百人次參與
  3. 協談服務:透過小組長申請,牧靈中心初談後再派案給協談專員
  4. 成長團體:針對姊妹、青少年、單身、長者開設課程(如親密關係、界線、遇見自己、天父的愛等)
  5. 培訓教育:於小組長訓練或退修會中進行主題性裝備

二、個人發展方向

  1. 參與台北靈糧堂全人關顧中心,面試後接案,在職場中實際應用並磨練技巧。
  2. 建立個人整合觀:牧靈人所受裝備包含神學基礎、諮商理論與技巧、團體諮商、危機處理、屬靈操練、內在醫治等,需要透過自我操練、整合實習、不斷進修與接案經驗,找到個人獨特的風格與方向。

同時,我們也藉由蓋洛普測驗、九型人格、MBTI 等工具,以及靜默靈修、童年醫治的過程,更深認識自己,塑造出合乎神心意的特質。

四個重點發展

  1. 我內──認識神兒女的身分價值,接受神的愛,操練心禱,學習聆聽神聲音並順服祂。
  2. 我與人──修通情緒與溝通模式,用神的眼光看生活、家庭與人際。
  3. 接案經驗──隨時與聖靈同工,尊重個案生命歷程與轉化。
  4. 進修──透過個別督導與團督不斷學習修正,深化專業與整合觀。

結語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記得自己身為牧靈人,是神所揀選的器皿與管道。三股繩子的裝備,不是為了累積知識,而是為了與聖靈同工。聖經說:「按心中的純正牧養他們,用手中的巧妙引導他們」(詩 78:72)。我們深信並跟隨神的大能與真理,因祂是昔在、今在、永在的全能神,祂為祂所愛的兒女們都有美好計畫。牧靈人的使命,就是跟隨祂,引領人回到祂的國度,走在祂的道路中,並將一切果效與榮耀歸給祂。(撒上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