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時代的宣教新契機─黃齊蕙


靈糧教牧宣教神學院

全球化時代的宣教新契機

感謝主的恩典,靈糧堂六十週年堂慶圓滿閉幕。在這當中有來自5大洲,35個國家、218間的靈糧堂體系教會,共4、5千位牧長代表,聚集一堂。不僅一同歡慶、數算上帝的恩典,更訂定以「建造榮耀的教會、轉化城市國家、完成宣教使命」為主軸的未來發展方向。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周神助牧師更在會中大聲疾呼兩、三代要經歷合一轉化,一同建立跨文化宣教軍隊。「我們只有一個目的,就是願神祢的榮耀、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完成祂的大使命!」。

對完成宣教的使命而言,我們看見了前所未有的宣教新契機正在眼前展開:

全球化、地球村時代的來臨

現今是一個全球化、地球村的時代。因著3C及各類通訊產品的普及與精進,使得全球聯繫不斷增強、更加地頻繁,以致人類許多的生活範疇開始建立在全球規模的基礎上,進而帶動了全球意識的崛起;以及國與國之間在政治、經濟貿易上的互相依存,將世界和全球壓縮為一個整體。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就像一個村落一樣那麼近;甚至『地球村』一詞則是早在1962年由著名學者馬素·麥克魯漢的著作中就提出了。

國際移動力與跨文化思維

而在這樣的時代下,國家與國民競爭力的關鍵就是擁有「國際移動力」與「跨文化思維」,其中包含:國際視野、國際溝通力、跨文化思維、適應跨文化生活….等能力。「國際移動力」是指: 資金、科技、資訊、文化、人才的跨國流動,誠如陳超明教授在教師天地第183期『國際移動力與跨文化思維』的文章中指出,最能代表上一代的國際移動力就是早期美國開國的拓荒精神,堅信一定會到達目的的勇氣與堅持,往往成為一個國家最有力的競爭本錢。而臺灣在六、七零年代,很多大學生千辛萬苦到美國打工、念書;數以千計的商人說著破英文,孤身帶著 007 手提箱,走遍世界各地拿回訂單,就是這些不計後果的漂泊,造就了九零年代臺灣的榮景!

本世紀在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則發展出不同上一代的國際移動力,這種移動是人才的、資本的、知識的與文化的流動。例如: 台灣年輕人紛紛當起背包客至各地打工遊學、國家經濟繁榮使國人出國旅遊更加頻繁、外語(多語言)的普及化、3C產品帶動前所未有的全球化、全球媒體在知識、訊息的透明化都能展現這一代的國際移動力。

「跨文化思維」是指:以國際性的眼光,並有意識的思考跨文化差異的存在,以及相互之間的關連性。因此,我們相信藉著國際移動力的增強與跨文化思維的覺醒,更能加速迎接「國度時代」與「全球化時代」來臨,並且對於下一代的「宣教植堂模式」能展現巨大的影響力與正面的積極效應。舉例來說:近年來台灣各地機關學校積極推動學生志工服務時數、參與國內外非營利機構的服務學習;我們也從中感受到新興跨文化宣教的時機來臨,以及教會可以發展不同的短宣模式,藉此擴展許多基督徒的跨文化思維以及國際移動力,使下一代年輕人會更樂意、主動積極的關心神國度的宣教事業。

綜觀以上的全球趨勢,我們可以預測到華人教會在未來的世界宣教事工上有四個主要形態會有轉型:

國際伙伴

隨著東西方關係的交替與承傳,我們可以預見的是,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東方宣教士加入國際差會,成為國際差會的一員;或是與國際差會成為伙伴的關係,向差傳機構學習經驗,進而直接或間接與宣教禾場的基地成為伙伴。 如此合作,不但能夠彼此照應、 恩賜配搭、資源共享,更能促進福音廣傳的機會與時效。例如劉彤牧師分享在北美矽谷生命河靈糧堂藉著與萬國逐家佈道團的配搭合作,從長期認領一個國家開始,為當地禱告、分發單張事工到持續動員弟兄姊妹定點短宣,爾後更幫助當地牧者建立教會。這些都在蒙古、西非的福音工作上看見美好、榮耀的見證。

植堂牧養

第二個未來宣教走向乃是「跨文化的植堂牧養」。當華人教會逐漸有能力在當地母堂站立穩定之後,就會開始海外植堂、開設小組,並開始在當地有傳福音的行動。不過目前多仍屬於華人服事海外華人的階段,所牧養的仍是華人教會,只有少數的華人教會從事跨文化的植堂。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區永亮牧師也提到宣教最後的目的是植堂,而植堂是為了地的轉化。宣教士進入到不同文化的地區和國家宣教,幫助當地人建立當地人的教會。教會宣教植堂模式從建立華人教會的同文化宣教,轉變到跨文化的植堂宣教。因此,也使我們意識到宣教士本身素質與行前訓練是非常重要的。而培養出有跨文化思維與國際移動力的宣教人才,得以協助異文化的植堂,並能與當地教會與國際機構成為伙伴,將是未來宣教教育的當務之急。但教會也必須警惕,這類的拓張絕非帝國式的拓展。另外,劉彤牧師也提醒教會,需要大膽召募當地同工,加以適當、適性的裝備訓練,讓同工可以發揮恩賜,使神的工作能快快在當地展開。因為真正最具果效的,乃是建立真正本地人的堂會。

職場宣教

職場,是未來宣教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宣教人力來源。特別是許多一般福音無法進入的國家與創啟地區,「專業宣教」將是最有果效,也是最「安全」的「掩護」策略。職場弟兄姊妹成為隨走隨傳的 ”活動宣教士”, 可以透過開設分公司,即建立宣教基地的「營商宣教」模式;如同「專業服務機構」的宗旨就是呼召基督徒專業人士以專業事奉,透過長期或短期的事奉機會,透過醫療服務、社區發展、社區衛生、企業管理培訓、畜牧技術協助、學生助學計畫…等方式來促進當地人民全人的健康,以專業服務與生活見證來彰顯上帝的愛,為神贏得各行各業。擁有這般心志的職場人士, 將是未來最寶貴並且大有爆發力的宣教人才。

社區慈善

社區以及慈善事工在與海外宣教的連結上已有悠久歷史。 最近兩三年來,在華人的海外宣教中,社區以及慈善事工策略也越來越被採用。幫助海外貧困社區,從教育、醫療公衛、經濟..等層面做社區轉化。其中以兒童及婦女的事工為最普遍,而又以醫療與救助為最主要,這類形式的宣教走向,通常是最快能與當地人建立關係。例如:台灣愛鄰社區服務協會每年到肯亞貧民窟進行醫療服務,在當地舉辦兒童夏令營、開辦公共衛生講座…等等;華人磐石領袖協會透過社區服務學習模式,帶領一群台灣志工(不一定都是基督徒)協助尼泊爾偏僻山區的「照亮生命英語小學」建立新教室、水槽..等協助社區營造,近年更發展社會企業「ASHA」,透過和尼泊爾非營利組織合作,培訓當地婦女的手工藝技能;泰北方面,則是和當地咖啡農合作,幫助海外弱勢婦女兒童找回生命價值

以下引述華人盤石領袖協會-謝智謀教授所分享的社區服務學習「IPARD/C模式」 (I-調查 P-準備與規劃 A-行動 R-反思D-發表與分享),I(Investigate):透過完善的社區調查讓服務者發掘到被服務者真實的需要,並非一昧的給予,避免造成資源浪費或甚至被服務者的二度傷害。 P(Prepare):在同理及體會被服務者後,仔細的準備與規畫,讓所做的服務盡可能的達到切實而有效的價值。
A(Action):在完善的準備之後開始行動。也藉著行動使規劃設計得以落實。
R(Reflection):透過服務者在服務後的學習反思,能確切並真實的評估如此的服務是否有達到原目標,甚至促成後續長遠的影響與連結,讓當地被服務者/被服務地區都能與服務者一同成長。
D(Demonstration):後續的發表與分享也能引發更多基督徒,甚至非基督徒的投入。

藉著這寶貴的模式,可以複製到不同的社區,以快速並有效率的方式達到社區轉化的目的;讓服務不再只是服務,乃是藉此使服務者的生命可以再次被挑旺。社區慈善在未來的日子,仍然是最明顯、強而有力的管道,是將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的福音傳給需要的人們最主要的宣教模式。

結語

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誡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歌羅西書 1:28)

我們相信並祈求,在台灣宣教即將滿一百五十年的前夕,在眾教會中能夠興起一群具有國度觀、充滿異象及熱誠、受過完整宣教裝備、擁有跨文化思維並勇敢前行的青年宣教領袖,乘著現代宣教的契機、效法宣教先鋒的佳美腳蹤,並在現有的宣教基礎及各地宣教點上,向下、向外擴展;使福音能以諸般的智慧和各樣的方式帶到世界各角落,使耶穌基督的救恩得以傳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