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上帝的同在─喬美倫老師
「上帝的同在」在這些年,成為廣為思想的題目,在年初也收到一本書作為禮物,書名就是「接待神同在」。在此我們要由聖經來思想,無論舊約、新約,究竟世世代代的信徒,是如何認識上帝的同在,而且經歷它到一個真實的地步,以及今日的信徒可以如何經歷這份屬靈的產業。
榮耀與同住
在舊約中,有兩組字,談及「上帝的同在」,一個就是「榮耀」kabod,另一個就是「同住」shekinah。這兩個字交互出現,將上帝如何將祂自己的同在安置在以色列人中間,作了完整的說明。
「榮耀」kabod一字一共出現376次,可以譯為「沉重、份量、豐富、尊榮」等不同的字。當這個字譯為「沉重、份量」時,它可以指大衛之子押沙龍的頭髮「他的頭髮甚重」(撒下十四26)因此我們很多時候聽到人們說,上帝同在的榮耀是一種重量,其實意思就是說,「上帝的同在」不是一個概念,而是一個真實。
上帝臨在時的榮耀
當以色列人出埃及時,上帝的雲火柱來前導他們「耶和華的榮光在雲中顯現」(出十六10)。當他們來到西乃山「耶和華的榮耀在山頂上,在以色列人眼前,形狀如烈火。」(出二四17)。當上帝要他們建會幕,祂說「會幕就要因我的榮耀成為聖」(出二九43)。當摩西建好會幕「當時雲彩遮蓋會幕,耶和華的榮光就充滿了帳幕。摩西不能進會幕;因為雲彩停在其上,並且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帳幕。」(出四十34-35)之後「日間,耶和華的雲彩是在帳幕以上;夜間,雲中有火,在以色列全家的眼前。在他們所行的路上都是這樣。」(出四十36-38)上帝的榮耀就在約櫃之上,顯在煙雲之中,帶領以色列人行經曠野,進入迦南。
士師時期,約櫃放置在示羅,當時的祭司是以利,他的兒子不肖,抬約櫃出征,以致約櫃被搶奪,以利的媳婦給初生的孩子起名叫「以迦博」,這個「迦博」就是kabod,而「以迦博」就是「榮耀離開以色列了!」
當所羅門建殿完畢,獻上祭物與禱告「所羅門祈禱已畢,就有火從天上降下來,燒盡燔祭和別的祭。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殿。」(代下七1)
上帝的榮耀是同住的榮耀
另一個談及「上帝同在」的字shekinah源自「住」的概念,上帝要摩西與百姓為祂建造會幕,成為祂的「住所」,因為祂要「在那裏與以色列人相會,..我要住在以色列人中間。」(出二九43-44) 「住」的字根是shkn,而後衍生出來的shekinah就是上帝榮耀的同住,也就是引導他們的雲火柱與住在會幕之上的煙雲。因此我們發現,所謂的shekinah「上帝的同住」與kabod「上帝的榮耀」指的是同一件事。舊約聖經讓我們看到,以色列人是親眼看見上帝同在的榮耀,也親身經歷了上帝榮耀的同在,榮耀就是同在,同在就是榮耀。
榮耀的光輝
新約中談及榮耀最重要的一個字是doxa,一共出現230次,可譯為「燦爛、閃耀、光芒、威望」等字,也就是強調「榮耀」具有光輝閃耀的特點。 當西面來到聖殿,看見耶穌的父母將他抱入聖殿,西面接過孩子來說「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就是你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榮耀。」(路二30-32)希伯來書的作者說「他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神本體的真相。」(來一3)約翰總其大成,他回想與耶穌相處的年日,他說「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一14)他既是上帝榮耀的彰顯,又是上帝的「同住」,他就是shekinah。新約的作者一致指認成了肉身的基督,將上帝的榮耀的同住彰顯出來,讓人得以以肉眼看見。
教會是上帝榮耀的承載體
保羅說當我們領受救恩時,就「使祂的榮耀得著稱讚」(弗一14)並且「但願祂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裏,得著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弗三21)教會是上帝榮耀的居所,與基督一樣,要領受上帝榮耀的同在,也要將上帝的榮耀彰顯出來。
參訪伯特利教會經歷上帝的同在
2014年一月,周神助牧師邀請國度領袖學院之下各學院的領袖、分院的負責人,以及台灣八大區的領袖,前往美國舊金山參訪伯特利教會。
說起伯特利教會,大家應該不陌生,就是這些年「天國文化特會」中的主要講員Bill Johnson牧師的教會。在去之前,我並不太知道,伯特利教會主要強調的就是「上帝同在」的文化,去到當地,才真正領悟所謂「上帝同在的文化」是一種什麼樣的樣貌。
伯特利教會其實在舊金山以北四小時車程的一個小鎮Redding上,小鎮只有十萬人口,卻因為有伯特利教會在此,小鎮受到極大的影響。
伯特利教會開始於1952年,當時只有幾個家庭在一個私人家庭中聚會。1954年因為人數的增加,他們註冊成立為伯特利教會。前後歷經伯特利教會能成為Redding的一盞明燈。諸位牧者中任期最長的就是Bill Johnson牧師的父親,在他的任期中,伯特利教會增長成為一間超過1,000人的教會。到了1996年 Bill Johnson牧師接手這個教會,教會成長至6,000人。目前他們有幼兒園、小學、超自然學院等附屬單位。近年來Bill Johnson牧師已將主任牧師交由他的兒子Eric Johnson。
我們在此參訪五天,每一天的行程都是滿檔。我們參與他們超自然學院的上課,在課前的敬拜中被聖靈大大的得著。我們也被邀請參觀他們的禱告、醫治等事工,說是參觀,其實是他們實際服事我們。印象最深的是,我們去到他們小學生的教室,由孩子們對我們發出先知性的預言,雖然是六歲到六年級的孩子們(我那組是三年級),他們所發的預言準確度不輸給成熟的先知性事工者。
看著這一切,我似乎明白什麼是他們這些年一直強調的「天國文化」。他們整個教會沉浸在上帝真實的同在之中時,孩子們自小就經歷超自然的真實,等到他們長大,他們很自然的就活出超自然的生活。所有的事都可以在上帝同在中發生:醫治、釋放、預言、敬拜、舞蹈、繪畫。雖然他們沉浸在上帝同在之中,但是並不代表他們沒有很好的管理,他們的事工井然有序,他們也做職場事工,甚至他們的醫治事工還要掛號。每個週末,許多人由全美甚至世界各地前來,在此尋求醫治與引導。
他們也尋求與城市的連結,他們租市政廳的大講堂作為教室,成為市政的收入。因為上千名國際學生在此,甚至租屋公司還有專門的伯特利專案。國際學生不但學習聖經、敬拜與醫治,還要參與在打掃公共設施與探訪弱勢的社區工作中。他們並不是一群兩腳不著地的空想者,而是嚐試把天國的治理帶入地上的一群人。難怪他們有一個標語是 ”On Earth as in Heaven”「在地如天」。
與我們分享的牧者們,並不認為他們毫無問題,他們與我們一樣會遇見瓶頸,遭遇須要溝通的分歧,也須要處理發生在生活中的大小事務,但是追求「上帝的同在」是他們共同的信念,他們真的是一個Bethel(伯特利-上帝之家)的教會。
參訪完伯特利教會,我並不認為是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也不是說他們是完美的,但是讓我有一個認識,就是將「上帝的同在」與「上帝的治理」行諸於地,是可行的,也是一個應該追求的方向。
追求上帝的同在就是追求主再來
在思想如何追求「上帝的同在」的過程中,我有一個很深的領悟,其實追求「上帝的同在」就是追求主的再來。就如同以諾與主同行一樣,每一天的同行,讓以諾在不經意中被主接去。在我們追求「上帝的同在」的同時,我們已經在預嚐天恩的滋味,直到最大的「上帝的同在」來到,那就是主再來的時刻。約翰在啟示錄說「神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他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啟二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