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宗教改革史』中的領受與省思 |鄭謹浩


【⼀個傳道⼈的養成之路】
教會歷史作業選集:《基督教二千年史》閱讀心得(pp.366-377


生命需要認罪悔改、更新變化─對腐敗的權柄說 
其實信主之後的每一天,都可能在「宗教改革」。從異教歸入主的名下,是「宗教改革」,聽見一篇充滿亮光的講道,心態與行為做出改變,是一次「宗教改革」,每次研讀而明白一段經文,心態與行為做出改變,是一次「宗教改革」。神要我們「心意漸漸更新而變化」,祂容許我們生命每個階段,總是帶著一部份的無知,並且勸勉我們要天天長進。個人是如此,被看為一個「整體」的教會,豈不也是如此?

只是從人的眼光看,好像每個階段的自己都是最整全的,每一次對聖經的理解都是最正確的。
這種偏差使我們無法更新,也蒙蔽了生命前進的亮光。 

好的傳統必須被認出,並且保留─對極端的改革者說
另一方面,確實很有可能,我們在每一個階段所能領受的程度,是神賜我們面對所處環境最好的程度。剛信主的時候,我們的禱告得著立即的回應,我們生出信心,一陣子之後這種回應可能遲延,我們生出忍耐,再一陣子之後可能長久得不著回應,操練順服。

改革不是因為我們懂得忍耐,就廢去信心,也不是因為懂得順服,就廢去理智的忍耐。 

誰敢自稱高舉聖經─對新教的牧者與信徒說
神不偏待人,祂對被冒犯的人說,你當饒恕,也必對那冒犯人的說,你當悔改。神的道是正直的,是一把兩刃劍。神不許我們選邊站,只高舉聖經中的一則教導,來廢去其他教導,好像我是屬亞波羅的,我是屬保羅的,我是屬基督的。許多權柄、信徒因為自己的生命經驗,而高舉了單方面對聖經的理解或教導,並且否定、惡意重傷別派的理解,忽略其他平衡的教導。當馬丁路德讓聖經回到個人理解是一個危機,當教廷讓聖經教導由大公會議把持,也是一個危機。

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基督是教會的頭─對自己說
跟隨神的道路不像人的道路,它好像走在山脊稜線,些微的左右偏差,就摔落谷底,落入「主義」、「左派」、「右派」就會落入危險。這就不能說,因為避免分裂,就避談改革,也不能因為高舉改革,就勢必分裂。因為不論對個人或教會的生命成長來說,神預備了傳統,也預備了改革的亮光,在神面前,保守的、改革的都要回到神面前,自覺虧欠。教會歷史來到沉重的一頁,原來宗教改革沒有幻想中的轟轟烈烈,偉大動人,反而是血腥暴力、精神崩潰。如果現今教會遺忘這段歷史,沒有對其感到差愧沉重,驕傲的分裂與彼此傷害會持續下去。即使神賜下復興,教會也承接不住。


提問
後世學者抨擊馬丁路德對猶太人留下極端兇狠的措詞,使得德國有理由屠殺猶太人。聽完課之後,認為馬丁路德承受的壓力過重,精神幾近崩潰, 而對猶太人說出喪失理智的話。這些反猶言論,用白話說,是不是馬丁路德一時抓狂的氣話,而不是真心話呢?

 

(Photo credit : Claudia Solari: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13201005/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Martin_Luther_and_Reformers_RMCC_s1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