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憂鬱愁煩低潮:要健康面對勇敢走出四種迷思_林應群老師
常見的身心疾患種類
以美國精神科醫學會所做的大項目分類,有情感性疾患如:憂鬱症、躁鬱症、思覺失調;焦慮相關疾患如:恐懼症、恐慌症;自閉症光譜疾患;發展遲緩疾患;老年失智症;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等,以上所舉的疾患是普遍大眾所知的。
林應群老師談到關於身心疾患及傾向者要走出四種迷失:
一、精神疾患都是心理問題 V.S 精神疾患與身心靈群有關
林應群老師提到,一般人對於精神疾病的患者,常常認為是心理有問題,或是覺得是抗壓性不好,意志力不堅定,喜歡胡思亂想,個性不好等等,以為問題完全來自心理層面,卻常常忽略生理的因素。就精神醫學方面的研究發現,一個人會得到精神疾病並非完全來自心理問題,而是環境中的壓力因子促發生理上先天的脆弱性導致疾病。
由「身心疾患」一詞便可得知,身體和心理是相連結的;而從聖經角度來看,人的身心靈是一體的,雖然醫學界並沒有提到靈性。此外,人與人之間是有關係的,群體的影響是很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當一個人身心出現狀況時,靈性就會低落,連帶會影響到與人之間的互動與關係。當一個人患有身心疾患,不要偏向去分析是否因心理的問題導致,或是單指向是靈性的問題,而是要整全地檢視一個人身心靈群的狀況。
二、要吃藥嗎?吃藥會不會上癮? V.S 藥物可以幫助控制症狀
一個身心疾患者會想,自己真的有需要吃藥嗎?一般對於身心疾患的迷思是,這疾病是心理因素造成,跟生理無關,所以不應該吃藥。林應群老師說,大部分的身心疾患跟生理都有關聯性,也可以看到生理的症狀,舉憂鬱症的例子來說,胃口不好,睡眠品質不佳等都跟生理有關。
許多人也會擔心一旦吃了藥就不能停了?也怕會上癮。林應群老師說明,身心科的藥有其複雜性,也有副作用存在,但是絕大部分精神科的用藥不具有成癮性。對於長期使用者來說,若擔心用藥之後無法自拔,這觀念是不準確的。因著醫藥學的進步,過去許多易成癮的藥物已經不使用了,目前常用的助眠劑和安眠劑的成癮性相當低;此外,抗憂鬱劑、躁鬱症或思覺失調的用藥更沒有成癮性,這部份大家可以不用擔心。
吃藥有用嗎?這端看患者和家屬的目標為何。以目前的醫學來說,很多身心疾患是沒有辦法治癒的;治癒的意思是說「吃了一次藥之後就不會發作了」,可以做到的是症狀控制,就像高血壓、糖尿病,也沒有辦法完全治癒,但可以控制症狀。對於身心疾患的治療,若期待一次用藥就可以根絕疾病,這是目前無法達成的。在用藥方面,若因用藥控制或改善症狀,那意味著藥物治療是有效的。舉例來說,憂鬱症的人因著用藥,可以從癱軟在床,進步到可以自行照顧自己,那就是藥物治療有效。
守候陪伴走過這一段不容易的旅程,那會在彼此的愛與基督的愛中有機會重生。(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三、會生病是因為我有缺陷 V.S 神看人是榮美的
盧雲的著作《亞當神的愛子》中談到他在方舟之家,透過與亞當的相處,盧雲在這弟兄身上看到永活基督的形象與榮美,並更深感受上帝的接納。林應群老師鼓勵弟兄姊們即使自己在病痛之間,要知道自己是榮美的,更是被神所愛和所接納的。
另外,願意更多了解身心疾患的基本認識,知道其病程發展,明白會產生什麼樣的症狀,如何影響生活、靈性和人際關係,也是必要的;如此更能有效幫助自己走進復原或是維持穩定狀態。
四、都是我的錯才會生病 V.S不要控告和指責自己
處於身心疾患或是有傾向者有時會有「都是我的錯才生病」的控告在腦中盤旋著,林應群老師鼓勵身心疾患及有傾向者不要控告和指責自己並相信耶穌一定會醫治。而耶穌使用醫治的方式有很多種,醫治的時間也不在我們的手中,很有可能在生病的過程中,家人會有更多連結,關係得到修復,並且認識耶穌。神的作為超過人的想像。
在愛中相遇
約翰一書4:12 「從來沒有人見過神;如果我們彼此相愛,神就住在我們裡面,他的愛也就在我們裡面得以完全。」面對身心疾患或處於身心疾患的人,試著了解相關知識,而身邊的人也學習同理每一個受苦的靈魂,守候陪伴走過這一段不容易的旅程,那會在彼此的愛與基督的愛中有機會重生。
文章出處/基督教今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