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靈工作與台灣教會


主題三:聖靈工作與台灣教會

主講員:謝宏忠院長 (靈糧神學院院長)

回應講員:朱柬老師(靈糧神學院兼任教師)、莊育銘牧師(淡江教會主任牧師)

謝宏忠院長提到,二十世紀靈恩運動被稱為第二次宗教改革,因為它所興起的運動是在過去十九個世紀,所沒有碰過的兩個現象:一、從來沒有一個世紀發生這麼多的神蹟奇事。二、從來沒有一個世紀有這麼多的人被聖靈觸摸,產生一個熱切追求宗教體驗的運動。

他比喻,歷史是神學實驗室,靈恩神學在過去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裡面,確實有很多在神學上的偏差需要修正,這且是好的,在教會歷史中,靈恩神學發展有兩大階段,第一階段,是發生在早期教會到中世紀教會,主要是從三一神的角度來探討聖靈的位格,比較少提到聖靈的工作;第二階段,是發生在宗教改革,從知性層面和聖經真理,來探討聖靈的工作。另外,靈恩運動是較從感性和超自然恩賜探討聖靈的工作。

著名德國哲學家康德說道:「人對某一事物的理論性知識,不可能超越感官的經驗。」意思是一個人在感官所能經驗的事情是很重要的,如果只強調理論性的知識,卻沒有感官的經驗,理論性的知識只不過是有待應證的一個抽象知識。靈恩運動也是一樣,如果人只有純粹聖靈論的知識,但卻沒有在感官上經歷聖靈的工作,就會有所欠缺,但不可以說是錯誤。神允許靈恩運動衝撞教會所熟悉的聖靈論是好的,因為這樣就會喚醒教會對聖靈的認識,是否只停留在形而上的認識,還是真實的在生活經驗、教會發展的過程裡面確實有這樣的經歷,然後從這樣的經歷裡,發展出這樣教健全的神學。

謝宏忠院長說:「有正確神學理論的人,不一定有真實的宗教體驗,而有真實宗教體驗的人,不一定有正確的神學解釋。」他認為這就是會產生宗派衝突的原因,也是造成靈恩亂象的重要原因,以至於看到教會在聖靈的工作上需要有一個更大的突破。

整體而言,聖靈的工作是為基督作見證,所以聖靈又被稱為基督的靈或耶穌的靈,任何一個人被聖靈所高抹、充滿,他就是要活出基督的生命、持續基督的工作,這也就是聖靈充滿為何重要的原因,但若討論的半天,卻沒有被聖靈充滿,那就顯為可惜。

最後,謝宏忠院長靈恩運動對台灣教會的影響,分為五大點:一、還給聖靈應有的地位-看重聖靈的工作。二、個人生命的更新與突破-禱告、敬拜讚美運動。三、天國福音運動的倍增擴展-權能佈道、醫治、宣教。四、國度合一家人同行的連結-合一聚會。五、社會公共議題的參與和轉化-禱告小火,燒出復興大火。

第一位回應講員,為靈糧神學院兼任教師-朱柬老師,他首先從聖靈工作與教會質量增長談起,提到教會有量的成長,是因為聖靈使人認罪悔改、重生得救,使人有傳福音的負擔給預備好的人,並且降下能力,透過神的兒女彰顯各種恩賜、神蹟奇事帶出福音的果效。質的強化方面,提到真理的聖靈賜下生命、恩賜,並賜給教會合一的心,和建造教會所需的智慧與謀略。

朱柬老師也從台灣教會史中,探討聖靈與教會增長的關係,他列舉各個年代的教會宗派,因著聖靈運動浪潮而更新復興的歷史,並且歸納出「靈恩」對教會產生正面的作用,如:經歷聖靈的醫治釋放祝福、發掘操練屬靈的恩賜。他也提醒避免「靈恩追求」對教會產生傷害,要學習蒐集資訊,並且分辨各種教導作法,是否合合聖經…等等。最後,他提到三一神在歷史過程當中各自扮演的角色,而現在地上一切神的工作,是由聖靈透過教會來完成的。

第二位回應講員,為淡江教會主任牧師-莊育銘牧師。莊牧師首先回應周神助牧師所提出的「紗窗理論」。他認為並闡述紗窗理論的「紗窗」是聖經,唯有透過各種不同的宗派對於聖靈論的發展和貢獻,才能使得窗框越變越大。因為聖靈不僅是聖經的作者,聖靈到現今也不斷的對聖經繼續吹氣,好叫Logos可以不斷成為Rhema,紗窗可不斷地把新鮮的Rhema透過Logos載體,傳送到窗框的四邊,並且窗的四邊可以進行更多的對話、彼此的對齊,因為聖經是個各窗框的聖靈經驗,作為平台可進行交流和討論。

莊牧師也呼籲,不要過度苛責靈恩派所強調的經驗,因為每一個神學傳統在建構它的神學時,是會大量受到自己本身宗派傳統經驗的影響,由這些經驗的影響,再來分類經驗。靈恩神學本身依賴大量的經驗,這是個必然的取向,過分苛責靈恩神學大量倚賴經驗,他認為這是一個不公平的評價。他也認為,若太多時候從理性進入來領受的啟示,會輕視從感性進入來領受的啟示,對於我們在領受啟示方面會有很大的虧損。

莊牧師最後提到,靈恩神學雖然改變了教會結構和權力運作的機制,但是權力的重組,也需留意不要使教會再一次成為私有化的現象,他也看見,聖靈論的發展,因著靈恩神學重新獲得動能,能幫助教會在現代化以及後現代化的社會當中,重新獲得能夠敘述宏大敘事的發言權。

撰文/曾以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