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困惑時刻 | 張雅謙老師


前陣子有位知名播客發表了一篇談話,提到了一些信仰和教會的問題,也有些基督徒和牧者作了一些回應,或許熱度已退,不過我覺得這話題「信仰困惑時刻」仍然值得思考的。

(photo credit:Janko Ferlic: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590493/)

許多基督徒(包括我自己),可能也曾經面對信仰困惑的時刻,有些人得到良好的回應,生命更新突破了,也有人得不到滿意的答案,漸漸離開了。我很感恩的是在這些時刻,藉著一些人或書籍能得到正面的回應,讓我能持續在主的恩典之中。本文不是從「誰對?誰錯?」好像要去「糾正」或「辯論」什麼的角度來探討,因為我也不覺得自己懂得很多,或是對所有問題有很好的答案。而是分享自己的想法、感受與經驗供大家來參考,我想從幾些方面來談這個話題。

1.信仰中的不清楚與清楚

當我們讀聖經時,有時遇到一些不明白、甚至覺得矛盾、衝突的地方,或是有一些屬靈事物通不過我們的理性或邏輯時,可能會對信仰感到困惑或疑惑。

但是有一次我讀經讀到:「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林前 13:12 )。保羅用鏡子作比喻,古代的銅鏡看自己的面貌有些知道但又不太清楚,來比喻我們對靈界的事物有些了解但又不完全清楚。雖然我從銅鏡看不清楚自己的面貌,但也不會因此就否定自己的存在。然後保羅提到人的有限,人的視覺、聽覺、理解力是相當有限的,在這宇宙中有許多事物是超越人所能理解的,更何況是創造這宇宙萬物的神呢?

有一天一個5歲的孩子,看著地球儀問爸爸:「為什麼住在澳大利亞的人不會掉下去?」爸爸解釋因為有地心引力會把人吸住,就像磁鐵把鐵吸住一樣,但是孩子還是很難理解,地心引力只是超越小孩的理解力,卻不是非理性的。孩子與大人的理解力就有很大的差距,更何況人與創造之主的理解力差距是何等的大呢!我們以為是非理性的東西,可能只是超越人的理解力,但卻是非常合乎理性的。

然而反過來說,聖經也有許多清楚明白的教導、很棒的信息讓我們來認識神,了解生命的意義與目的。有人作這樣的比喻,就像我不一定完全了解米飯的成分,但我不會因此就不吃飯,雖然水蜜桃的核很硬,但我不會因此就不吃水蜜桃,同樣的雖然聖經中靈界的事物仍然有一些我不懂的,但我也不會因此就不讀聖經或不相信神,因為聖經中有許多很棒的教導,讓我認識愛我的天父,因著信靠耶穌得著赦罪之恩,經歷聖靈的工作,找到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以及人生的方向,藉著禱告倚靠主,跨越生命中許多的艱難挑戰,學習去愛與被愛。

這並不是叫我們放棄理性的思考而盲目信從,因為理性的思考能力也是來自於神,只是我們也要謙卑承認人的理解力有限。在理性的分析時,有時也需要用信心藉著禱告去經歷這位信實的神。

2.主觀的經歷與客觀理性的分析。

信仰通常要有「客觀」理性的分析,也需要「主觀」的經歷,雖然每個人對「主觀」與「客觀」的需求不盡相同。主觀的經歷就是個人與主的真實經歷,例如被聖靈觸摸或充滿、看見異象異夢、經歷神蹟奇事、身體或內在醫治、得著能力勝過憂慮、苦毒或惡習、惡癮,個人生命、家庭關係得著更新改變。這些經歷對許多人的信仰有著關鍵的重要性。

客觀的分析就像是「信仰與科學」、「創造論與進化論」、「基督教與其他宗教」、或是「有位愛世人的神,為何世上還有苦難?」這些主題的探討。有些人有主觀的經歷,但是在客觀理性的探討上比較缺乏,可能聽到一些對信仰衝擊與挑戰的資訊時,不知如何面對,對信仰開始產生懷疑,也把過去主觀的經歷視為只是心理作用或是碰巧而己。

感謝神,這些護教學相關的東西,在我成長中,特別是國高中時期,牧者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教導我們,教會也有相關的書籍可以來閱讀,以致於當學校提到進化論或是一些同學對我的信仰提出挑戰或帶來衝擊時,我可以面對和跟他們說明。聖經鼓勵我們用各樣的智慧來認識神(西 1:28),並且在真道上建造長大成熟,才不致被異端所惑,搖擺不定(弗 4:14)。主觀與客觀在我們信仰的造就上是相輔相成的,都很重要。

3.解經:字面意義與內涵精神

看過網路上一個小女孩在母親節的感恩卡片寫著:「媽媽是我的鬧鐘。」如果只是抓住字面的意義,那會誤以為媽媽從「人類」變成了「機器」。但這句話的內涵是指媽媽每天早上叫她起床的意思。同樣的解釋聖經不能只是抓住字面意義或斷章取義,而要了解其經文的內涵與整體的意義。

知名播客所提的問題有些是跟有否正確解釋聖經有關係,偏差的解經會讓人誤解神的心意,以致厭惡神或離開教會。耶穌時代的文士和法利賽人的解經偏重「字句主義」,就是過度強調字表面的意義,卻忽略經文的整體精神,以致於讓信仰變得太律法規條化、太儀式化或太僵化。

律法規條和儀式不是不好,這些使用合宜有許多好處,好的律法規條有保護的作用;現代人看重儀式感,好的儀式可以觸動內在深處的感受。但是規條儀式可能有它的時代性,是需要因應不同的情況作些調整,所以需要避免的是:只固守外在的傳統規條儀式,卻失去內心的真誠,以致讓宗教信仰變得過度僵化,失去內在的真誠與意義。

例如法利賽亞人用他們偏差的解經來制訂許多安息日的規條,並且控告耶穌在安息日治病,就是犯了安息日。耶穌說:「這女人本是亞伯拉罕的後裔,被撒但捆綁了這十八年,不當在安息日解開她的綁嗎?」(路 13:16) 提醒他們安息日的內涵與精神是使人得安息、得釋放的,治病得醫治是合乎這樣的精神的。(可2:27-28) 

所以解經需要注意到上下文、當時的歷史文化背景與情境、原文用詞、修辭學來明白經文的精神,而不單單只是字句表面的意義。如同用藥,正確用藥,藥到病除,錯誤用藥,可能藥到命除。偏差的解經讓人誤解神、厭惡神,正確的解經與應用會帶來生命的亮光與指引。

4.令人失望與鼓舞的例子

許多人因著基督徒的愛心、美德被吸引來到教會、信了耶穌,也有些人因著一些基督徒偏差的行為、表裡不一而離開教會。

這些負面事件有時真的令人失望或感到忿怒,然而想到耶穌處理行淫的女人對法利賽利人說的:「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約8:7)。就會反省自己是否有權利可以拿起石頭來丟他們呢?我們都是不完美的人,我們努力學習、盡力作好,但生命也還在施工當中,有剛強、也會有軟弱,未必是「惡意的表裡不一」,有時是「屬靈生命的高山低谷」。因此一方面避免太快去論斷人,要給人成長與施工的空間,另一方面提醒自己:「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林前 10:12)。這並非是讓人為罪找藉口,聖經提醒我們不可「將我們神的恩變作放縱情慾的機會」(猶 1:4;加 5:13;羅 6:15)。

然而,反過來也有許多美好的見證,許多基督徒在生命中經歷神的拯救、醫治、安慰扶持,讓我們看見神的愛與大能、信實與榮耀,激勵我們的信心,也有許多基督徒的犠牲奉獻、忠心服事、美好的品格,如同雲彩圍繞我們,鼓勵我們愛神愛人,使我們不因一些負面事件,就灰心喪志。因此聖經也勸勉我們常常思想美好正面的例子,腓4:8說: 「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甚麼德行,若有甚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思念」在聖經希臘原文裡是現在式命令句,有持續的意義,如果翻譯成「常常思想」會更合適。

因此當我遇見負面事件時,難免有負面的情緒需要時間沈澱消化,但是也不忘記要常常思想許多美好的見證,我的心就得著鼓勵,也更有信心與盼望活出美好的見證。

5.情感與理性的需要。

有些人的信仰問題是理性上的,需要好好研究思考,用合乎理性的方式去說明,有些人的問題可能是情感上的,需要的不一定是一堆分析的知識,而是情感上的同理,當然也有的是兩種都需要。因此當對方有信仰問題時,或許也有一些情緒上的不舒服或困惑,如果只是急著解答問題,或是我們內心對問題的出現如同打地鼠遊戲機的地鼠跳出來一樣,急著把它打下去。反而容易處理不當,造成更大的問題。

所以面對信仰問題,我們不一定是急著給出答案,首先是需要耐心地去了解對方在情感或理性上的需要是什麼,然後用愛心和尊重的態度給予合宜的回應,也接納承認自己是有限的人,不一定能給予最滿意的答案,但是願意一起來思考與探索。

最後願主幫助我們,不管是我們自己遇到「信仰困惑時刻」或是我們要去幫助這樣的人,我們都能夠來到主的面前,相信祂有最合宜的回應,也求主保守賜下智慧,使我們「得到」或「給出」良好的回應,使自己與別人的生命得到成長突破與更新。


文章出處:2022 秋季院訊-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