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靈工作與台灣教會-謝宏忠院長


二十世紀興起的靈恩運動,帶動了普世教會的更新與復興,是過去教會歷史所未曾見過的,因為從來沒有一個世紀發生過這麼多的神蹟奇事,在全球各地點燃這麼多人熱切追求宗教體驗的熊熊烈火,因此有人稱靈恩運動為「第二次的宗教改革」。

聖靈神學也受到很大的衝擊。從教會歷史來看,聖靈論的發展可分二大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早期教會到中世紀教會時期,聖靈論的研究主要是從三一神論的角度探討聖靈的位格,較少提到聖靈的工作。第二個階段是從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開始,才更多談及聖靈的工作。神學家馬丁路德和加爾文,從知性和聖經真理探討聖靈的工作。馬丁路德強調聖靈透過聖經在個人生命作改變的工作;加爾文則強調聖靈在信徒心中做內在見證的工作,肯定聖經所啟示的神的話語是真實可信的。二十世紀的靈恩運動則從感性和超自然恩賜的的角度探討聖靈的工作,震動了改革宗的聖靈神學,雙方曾一度因自己的堅持而僵持不下。聖靈工作的客觀聖經依據和主觀靈恩體驗成為雙方論戰的焦點。

本文想從兩個角度來探討聖靈工作與台灣教會的關聯性,一個是從教會歷史的角度,一個是從實際情境的角度,希望能使雙方陣營更懂得欣賞聖靈在對方陣營所作的工作,共同領受聖靈在末後的日子更大的澆灌,歡喜迎接主的再來。

一、聖靈工作的四大歷史流派

如同有四道江河從伊甸園流出,滋潤全地,各有特色。從神寶座流出的聖靈活水江河,也透過教會歷史所產生的四個派別,滋潤了基督的身體,滿足了全地的需要。

1.天主教

認為聖靈是教會的「靈魂」,因為聖靈之於基督的身體,正如人的靈魂之於身體。所以聖靈的工作是隱藏在教會中,如同荷蘭改革宗神學家伯可夫(H. Berkhof)所說的,聖靈是躲藏在耶穌基督和教會生活的後面。甚至有學者用「聖靈是附屬於制式化教會」的說法來描寫聖靈隱藏的工作。聖靈的工作是見證基督,基督的工作是建立教會。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天主教強調聖靈的工作是建立在以基督為中心的教會神學上。

2.更正教

宗教改革後的基督新教(所謂的主流派教會)認為聖靈的工作主要是改變個人的生命,而不是為制式化教會效力。從重生得救到長大成熟的成長過程,離不開聖靈透過聖經的工作,使信徒的生命越來越像基督的生命。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更正教強調聖靈的工作是建立在以基督為中心的成聖神學上。

3.福音派

除了延續更正教重生得救、聖經真理和成聖成熟外,也強調對神毫無保留的委身,動員全體教會向全世界傳講全備的福音,彰顯救恩突破死亡、罪惡和苦難的大能,產生了波瀾壯闊的普世宣道運動。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福音派強調聖靈的工作是建立在以基督為中心的福音神學上。

4.五旬節派

靈恩運動所興起的五旬節派,也持續了福音派將福音傳遍世界的精神,如同使徒時代的教會領受聖靈的能力,將耶穌基督的見證傳到地極。但與福音派不同的是強調說方言、醫病、趕鬼等超自然恩賜,用神蹟奇事印證所傳的道。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五旬節派強調聖靈的工作是建立在以基督為中心的靈恩神學上。 綜上所說,四大歷史流派的共通點都是以基督為中心,只是強調點不同,如果大家能夠互相包容,欣賞優點,避開缺點,便能顯出基督的豐富。任何將聖靈的工作與基督論和教會論分開的作法,都是危險的。福音派和五旬節派曾經為了「聖靈的洗」和「聖靈的充滿」有所爭執,但雙方都同意不管用詞如何,最重要的是被聖靈充滿。而聖靈充滿會以兩種模式呈現,我稱它為五旬節模式和住棚節模式。五旬節模式是由上而下的澆灌,跟事奉的能力有關,透過聖靈的恩賜,彰顯基督的工作。住棚節模式是由內而外的湧流,透過聖靈的果子,彰顯基督的生命。這兩種模式都需要,不可偏廢,教會才能長大成熟,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

二、靈恩運動對台灣教會的影響

1.還給聖靈應有的地位

神興起靈恩運動最大的目的,是喚醒普世教會還給聖靈應有的地位,不要再躲在基督耶穌和教會生活的後面,因為聖靈是三位一體真神中的一位,與聖父、聖子同質、同尊、同榮、同受敬拜。因此靈恩運動所帶出的聖靈更新運動,必須先恢復聖靈的主導權,還給聖靈應有的地位,因為聖靈是三一神今日與我們同在最顯著的那一位。舊約時代,神多次以祂的榮耀和顯現,顯出神的同在。新約時代,神以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顯出榮耀的同在。耶穌復活升天後,聖靈澆灌下來,在教會時代顯出神的同在。其次,聖靈是行動的神,從創造天地、耶穌降生到建立教會、拯救世人,沒有一個行動是聖靈沒有參與的。聖靈不會活在真空之中,祂必定會有所行動。這也是靈恩運動強調超自然屬靈恩賜的原因,聖靈不再是活在學術象牙塔中沉睡的巨人。

台灣教會受靈恩運動的影響,在渴慕聖靈的追求中,經歷了教會的更新與復興。為了除去教會對追求聖靈所產生的靈恩亂象的懼怕,周神助牧師提出「紗窗理論」,歡迎聖靈的風吹入教會,將蚊蟲擋在窗外。我加以補充說明,紗窗的材質是健全的靈恩神學和成熟的事奉團隊,就可以源源不斷經歷聖靈更新的工作,使教會充滿生命的活力。

2.個人生命的更新與突破

靈恩運動所開啟的聖靈充滿閘門,將天上生命河的活水傾倒下來,透過韓國的禱告山運動和敬拜讚美運動,不只打破了死氣沉沉、行禮如儀的慣性敬拜,更在人心中激起尋求神的面和渴望看見神榮耀彰顯的熱情;不但擴展了國度禱告的視野,豐富了敬拜神學的內涵,也釋放出許多創新的詩歌和敬拜團,更贏得了教會逐漸流失的年輕人。聖靈也正在人心做歸回聖經的工作,因為以西結三十七章所見的異象告訴我們,只有神的道與神的靈結合時,生命的大能才能完整呈現,神的百姓才能成為耶和華極大的軍隊。

3.天國福音運動的倍增擴展

靈恩運動開啟了教會權能事奉的大門,特別在第三波的神蹟奇事運動中,溫約翰從靈界的角度調整教會習以為常的世界觀,提醒教會不要受理性主義影響而排斥聖靈的工作。他提出「權能佈道」和「權能醫治」的主張,強調哥林多前書十二章九大超自然恩賜的彰顯,透過知識的言語、智慧的言語、醫病、預言、信心、異能、辨別諸靈等恩賜,使人經歷聖靈的大能,得著醫治釋放,信服基督的福音,擴展神的國度。台灣教會在風起雲湧的禱告運動和敬拜讚美中,進入權能佈道、權能醫治、權能宣教的領域,信主比例開始攀升,從多年一直停在2.4%,升到7.9%(含天主教),千人教會越來越多,跨文化宣教的動力也越來越強。

4.國度合一家人同行的連結

第一波靈恩運動因堅持說方言是聖靈充滿的唯一憑據,造成教會的分裂,產生五旬節教派。第二波靈恩運動則視說方言為聖靈恩賜的表現之一,才能在主流派教會中被接納,進而在沒有離開原有教會的合一關係中,追求教會更新。第三波靈恩運動也逐漸打破福音派與靈恩派多年隔斷的牆,可以漸漸在一起興旺福音。聖靈更在台灣不同宗派的父老中作共融的工作,從牧者合一到地區聯禱會的合一,從原漢同行到原客同行,合一的廣度和深度越走越明亮。大衛鮑森在《第四波》書中提到聖靈第四波的工作,是正統派教會和追求靈恩教會的「對話與互相接納」,正是台灣教會目前的寫照。最近在宜蘭舉辦的合一聚會,與會人員是有史以來涵蓋層面最廣的一次。看到教派與教派、教會與機構、教會與神學院、族群與族群、教會與職場、世代與世代、神學院與神學院,都在國度合一家人同行的感動中走在一起,真是神給台灣教會極大的恩寵。

5.社會公共議題的參與和轉化

雖然靈恩運動並未觸及社會公共議題的參與,但所興起的聖靈更新運動,卻間接帶領教會進入公共領域,不再對政治冷漠,使靈恩運動與街頭運動有了對話的機會。耶穌出來公開傳道時,唸了以賽亞書六十一章禧年的經文,提到聖靈透過耶穌的主要工作是:傳福音給貧窮的人,使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其中所涵蓋的層面不只是廣傳福音、領人歸主,更是要釋放福音的大能,轉化職場,改變世界,使地上的國成為我主和我主基督的國。如同〈賽三十二15~17〉所說:「等到聖靈從上澆灌我們,曠野就變為肥田,肥田看如樹林。 那時,公平要居在曠野;公義要居在肥田。公義的果效必是平安;公義的效驗必是平穩,直到永遠。」因此聖靈全面性的工作,必然會帶領教會對社會公共議題是否合乎神的公義有所回應。以同婚爭議為例,2018年由下一代幸福聯盟推動的愛家公投3案,不僅全數通過,且有高達765萬票同意民法婚姻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成為台灣的主流民意。雖然最後同婚問題仍以專法通過,但台灣的社會都聽見了神對婚姻家庭價值的聲音。聖靈也感動教會投入轉化職場七山的巨大工程,以天國議會的新模式和新策略,在教會五重職事領袖團隊的遮蓋下,分進合擊,從走上街頭到走上山頭,使國家能夠在天國福音的大能中被轉化,成為行公義,好憐憫,謙卑與神同行的綿羊國和與基督一同作王掌權的公義國度。

最後,我要說聖靈的工作和偉大的復興運動總是從一小群人的禱告開始。值此後疫情時代,撒但似乎關閉了教堂的大門,聖靈卻開啟了無數的家門成為教會(Ekklesia Everywhere)。透過復興禱告小組一小群人的禱告小火,要燒出一大群人湧入神國的復興大火,邁向台灣未來榮耀的黃金十年!